基于GFAP/STAT3通路探讨夹脊电针对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

马玲, 吴超, 姜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3 ›› Issue (10) : 900 -906.

PDF (1075KB)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3 ›› Issue (10) : 900 -906.

基于GFAP/STAT3通路探讨夹脊电针对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100K)

摘要

目的 探讨夹脊电针(EA)改善脊髓损伤(SCI)大鼠神经元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SCI组、EA组和EA+激动剂组,每组10只。Allen’s改良式重物坠落法制备脊髓损伤动物模型。EA组在大鼠背部SCI处上下两端T7~9的椎体旁夹脊穴进行电针治疗。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 (BBB)评分和斜坡实验评价大鼠的运动能力,TUNEL染色检测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变化情况,免疫荧光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脊髓组织中GFAP、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p-STAT3)、STAT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EA组的BBB得分高于SCI组(P <0.01)。斜坡实验中EA组的角度小于sham组(P <0.001)。EA组较SCI组角度略大(P <0.01)。与sham组比较,SCI组GFAP阳性表达,p-STAT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及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显著增加(P <0.05),神经元凋亡数量增加(P <0.01)。EA组则出现相反趋势。然而,给予STAT3激活剂干预后,EA对SCI治疗作用被逆转(P <0.05)。结论 EA可减少SCI大鼠脊髓组织中的神经元凋亡,改善SCI大鼠运动和平衡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GFAP/STAT3通路有关。

关键词

夹脊电针 / 脊髓损伤 / GFAP/STAT3 / 神经元凋亡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马玲, 吴超, 姜山 基于GFAP/STAT3通路探讨夹脊电针对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4, 53(10): 900-906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75KB)

3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