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诱发电位分离格栅模式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效能分析

余乔, 刘歆, 胡倩, 刘万凝, 曲勃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3 ›› Issue (10) : 934 -938.

PDF (496KB)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3 ›› Issue (10) : 934 -938.

视觉诱发电位分离格栅模式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效能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506K)

摘要

目的 评价视觉诱发电位分离格栅模式(Ic-VEP)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诊断中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方法 选取自2014年11月至2023年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的POAG患者52例(104眼)作为POAG组,按照单纯随机抽样原则抽取同时段非青光眼患者40例(80眼)作为对照组。采用柯谛亚视觉电生理检测仪及Humphery自动视野计检测Ic-VEP信噪比和平均偏差等指标。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Ic-VEP在POAG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Ic-VEP定性检查的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80.0%,准确度为88.0%,AUC为0.873 (95%CI:0.793~0.953);IcVEP定量检查的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81.3%,准确度为87.0%,AUC为0.863 (95%CI:0.804~0.922);Ic-VEP定性、定量检查结果分析显示,早期POAG灵敏度(81.3%,88.4%)均略低于中晚期(82.0%,9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81;χ2=0.037,P=0.847)。结论 Ic-VEP对POAG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不仅对中晚期POAG具有诊断意义,还可早期发现POAG。

关键词

视觉诱发电位分离格栅模式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 诊断效能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余乔, 刘歆, 胡倩, 刘万凝, 曲勃 视觉诱发电位分离格栅模式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效能分析[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4, 53(10): 934-93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96KB)

1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