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王红月, 周建平, 宋禾, 李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3 ›› Issue (08) : 697 -703.

PDF (1289KB)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3 ›› Issue (08) : 697 -703.

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318K)

摘要

目的 分析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特征,探讨CT检查对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的83例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腹部CT检查,分析CT特异性表现,包括肿瘤部位、肿瘤数量、增强扫描强化程度、瘤体内有无囊变、是否浸润周围组织、肿瘤轴平面最大直径等。评估肿瘤大小与瘤体内囊变的关系,以及肿瘤CT特征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典型CT表现为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匀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边缘实质区强化,多有中心低密度坏死区不强化,多位于腹部大血管旁。瘤体内囊变的发生与肿瘤大小相关(P=0.001)。腹部不适、高血压病史等临床表现与肿瘤部位、是否囊变无明显相关性(P> 0.05),术中剧烈的血压波动与肿瘤部位相关(P=0.020)。瘤体较大的患者更易出现腹部不适症状(P=0.032),且更多合并高血压病史(P=0.043)。结论 CT是异位嗜铬细胞瘤定位、定性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清楚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特征、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率。

关键词

异位嗜铬细胞瘤 / CT特征 / 诊断 / 临床表现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王红月, 周建平, 宋禾, 李新 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特征及其诊断价值[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4, 53(08): 697-70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89KB)

2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