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医学院校博士后培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吴雨诺, 唐国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3 ›› Issue (08) : 752 -758+762.

PDF (451KB)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3 ›› Issue (08) : 752 -758+762.

辽宁省医学院校博士后培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461K)

摘要

目的 分析辽宁省医学院校博士后培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调查辽宁省4所医学院校博士后流动站的716名博士后人员,采用横断面研究,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医学院校博士后培养情况调查问卷、医学院校博士后学科交叉开展情况调查问卷、科研倦怠问卷及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问卷,共发放780份,回收716份,应答率为91%。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性别、目前状态、博士后类型等指标间博士后培养情况评分的差异。将医学院校博士后学科交叉开展情况评分、科研倦怠感评分、科研创新能力评分与医学院校博士后培养情况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及相关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 <0.05)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博士后培养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辽宁省医学院校博士后培养情况评分为(184.859±21.908)分,总分处于较高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博士后身份的看法、入站原因、对博士后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博士后经历与最初的期望一致性、对博士后工作的满意度和在站期间研究是否具有学科交叉性质的博士后培养情况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学科交叉开展情况评分、科研倦怠感评分、科研创新能力评分与博士后培养情况评分正相关(均P <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历与期望的一致性(比较一致、一般、不太一致、完全不一致)、工作满意度(保持不变、略有改善、显著改善)、相关政策了解程度(完全不了解)、学科交叉开展情况和科研倦怠是博士后培养情况的影响因素(均P <0.05)。结论 辽宁省医学院校博士后管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尚存在一些问题,应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的管理办法及策略,缓解博士后科研倦怠,提高学科交叉开展水平,促进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从而加强培养一流医学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

医学院校 / 博士后培养 / 影响因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吴雨诺, 唐国华 辽宁省医学院校博士后培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4, 53(08): 752-758+762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51KB)

1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