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阳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关晓苗, 薛芃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3 ›› Issue (07) : 662 -665.

PDF (343KB)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3 ›› Issue (07) : 662 -665.

血培养阳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350K)

摘要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和心脏外科收治的98例血培养阳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旨在为临床及时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胸闷和气促症状,心脏赘生物主要分布在左心系统,占77.55%;其中,累及二尖瓣比例最高(36.73%)。共分离出病原菌101株。病原菌分布结果显示,革兰氏阳性菌92株(91.09%,包括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革兰氏阴性菌8株(7.92%),真菌1株(0.99%)。链球菌属中草绿色链球菌较多,占59.41%。草绿色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属耐药分析结果显示,草绿色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率均>50%,对青霉素(20%)、氯霉素(11.67%)、三代及以上头孢菌素类(21.67%~26.67%)耐药率较低,未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株。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50%,未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替加环素、替考拉宁、利福平耐药株。因此认为血培养阳性IE患者主要致病菌为草绿色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属,且耐药范围较广;临床上在未获得药敏试验结果时可根据IE患者临床表现选用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作为抗生素,以便及时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 病原菌 / 耐药性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关晓苗, 薛芃石 血培养阳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4, 53(07): 662-66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43KB)

1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