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418K)
摘要
目的 探讨环泊酚复合羟考酮用于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老年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门诊204例拟行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性别不限,年龄60~75岁,体重指数18~30 kg/m2,ASA评分Ⅱ级或Ⅲ级,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P组)、环泊酚组(C组)、环泊酚+羟考酮组(CO组),每组68例。麻醉诱导时,P组静脉给予丙泊酚(1~1.5 mg/kg),C组给予环泊酚(0.2~0.5 mg/kg),CO组给予盐酸羟考酮(0.1~0.2 mg/kg)和环泊酚(0.2~0.5 mg/kg),3组药物注射时间均>30 s。麻醉维持时,C组和CO组均静脉持续泵注环泊酚[1~1.5 mg/(kg·h)],P组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2~5mg/(kg·h)]。麻醉诱导3 min后评估患者改良警觉/镇静评分,若评分≤1则开始内镜检查。记录3组患者T0 (注射药物前)、T1 (睫毛反射消失时)、T2 (内镜检查开始时)、T3 (退出内镜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苏醒后30 min、1 h时VAS评分。记录诱导时间、苏醒时间、静脉注射痛、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在T0、T3时MAP、HR及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T1、T2时,与P组相比,C组、CO组患者MAP、HR和SpO2显著升高(均P <0.05);而CO组患者MAP、HR和SpO2略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P组比较,C组和CO组呼吸抑制、注射痛发生率明显减少(均P <0.05),而C组和CO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CO组患者苏醒后30 min、1 h的VAS评分,体动发生率均小于P组和C组(均P <0.05),而P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环泊酚复合羟考酮对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老年患者镇静、镇痛效果确切;与单独使用丙泊酚或环泊酚比较,呼吸循环更平稳,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环泊酚复合羟考酮
/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
胃
/
老年患者
Key words
张晓东, 段鹏, 孙莹杰, 那琦
环泊酚复合羟考酮对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老年患者的镇静效果[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4, 53(05): 421-426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