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铁死亡建立遗传算法优化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脓毒症预后模型

曾媛媛, 常莉, 池晴佳, 封顺, 田菲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3 ›› Issue (04) : 295 -301.

PDF (1993KB)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3 ›› Issue (04) : 295 -301.

结合铁死亡建立遗传算法优化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脓毒症预后模型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2040K)

摘要

目的 将铁死亡与机器学习相结合,建立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反向传播网络(GA-BPNN)模型,以预测脓毒症患者的28 d存活情况。方法 通过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脓毒症相关数据。从分子签名数据库(MSigDB)下载与铁死亡相关的基因65个。使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基因集变异分析(GSVA)、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筛选脓毒症患者的铁死亡相关基因。同时利用短时间序列挖掘分析(STEM)筛选与脓毒症发展进程相关的基因,并与脓毒症患者铁死亡相关基因取交集,获得脓毒症预后的关键基因。在传统的反向传播网络(BPNN)的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GA)优化权值和阈值,建立脓毒症预后预测GA-BPNN模型。结果 脓毒症存活组和未存活组之间铁死亡相关基因集活性差异显著。共筛选出97个脓毒症铁死亡相关基因。同时确定了191个在脓毒症发展进程中显著上调或下调的基因。取交集基因建立脓毒症四基因预测预后GA-BPNN模型。在训练集中经过迭代后训练的均方误差在0.05以下,曲线下面积(AUC)为0.98。为验证GA-BPNN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分类效果,在外部数据验证集中,将GA-BPNN模型与支持向量机(SVM)、BPNN和随机森林(RF)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验证集中GA-BPNN模型的AUC值均为0.92,高于SVM、RF和BPNN。结论 基于GA-BPNN提出了四基因模型预测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效果是可靠且稳定的,为脓毒症中的铁死亡提供新的见解。

关键词

脓毒症 / 铁死亡 / 生物标志物 / 预后模型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曾媛媛, 常莉, 池晴佳, 封顺, 田菲菲 结合铁死亡建立遗传算法优化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脓毒症预后模型[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4, 53(04): 295-301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993KB)

2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