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休克相关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

夏嘉鼎, 滑立伟, 徐敏, 李国斌, 郑欣, 张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54 ›› Issue (07) : 631 -637.

PDF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54 ›› Issue (07) : 631 -637.

脓毒症休克相关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休克相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152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房颤分为房颤组(n=48)和非房颤组(n=104),比较2组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脓毒症休克患者发生房颤的临床特征。根据28 d转归结果分为生存组(n=103)与死亡组(n=49),比较2组间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将纳入对象是否房颤作为二分类变量,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并采用log-rank法进行比较。结果 脓毒症休克患者房颤发生率为31.58%。与非房颤组比较,房颤组患者年龄较大,房颤发生后累积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较多,乳酸(Lac)、N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I (cTnI)、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更高,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e’)、左室射血分数(LVEF)、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和28 d病死率更高(均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60,P=0.015)、SOFA评分(OR=1.525,P=0.001)、TNF-α (OR=1.009,P=0.026)、CRP (OR=1.008,P=0.002)和E/e’(OR=1.363,P=0.023)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脓毒症休克患者28 d病死率为32.24%。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患者Lac、cTnI、E/e’、LVEF、TNF-α水平高,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高,ICU住院时间延长,房颤发生率也明显增高(均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OFA评分、cTnI、E/e’增高和发生房颤是脓毒症休克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脓毒症休克相关房颤患者生存率随时间推移显著下降(χ2=6.747,P=0.009)。结论 ICU脓毒症休克患者房颤发生率较高;年龄大、器官功能障碍情况严重、高水平炎性细胞因子和心脏舒张功能障碍是脓毒症休克相关房颤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器官功能障碍情况、心肌损伤、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及房颤是影响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房颤的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更差,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 心房颤动 / 危险因素 / 预后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夏嘉鼎, 滑立伟, 徐敏, 李国斌, 郑欣, 张坤 脓毒症休克相关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4(07): 631-63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