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肥胖程度学龄期儿童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及与体成分的关系

张金, 张田, 孙慧慧, 万乃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54 ›› Issue (05) : 425 -430.

PDF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54 ›› Issue (05) : 425 -430.

不同肥胖程度学龄期儿童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及与体成分的关系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肥胖程度学龄期儿童骨密度(BMD)的影响因素及与体成分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儿科体检的6~12岁肥胖儿童271例,按照体重指数(BMI)分为一般肥胖组(n=171)和极度肥胖组(n=100)。入组儿童均进行代谢指标、体成分、BMD、腹部超声等检查。2组间各项指标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及Spearman相关对BMD与体成分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极度肥胖组儿童体重、体重指数(BMI) z分数、体脂肪指数、肌肉量指数、去脂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腰臀比、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尿酸及脂肪肝发生率均高于一般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 2组儿童身高、BMD、BMD z分数、血清25-羟基维生素D (25-OH-D),血糖、钙、磷、碱性磷酸酶,青春期发育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全部样本和女童中,BMD z分数与BMI z分数、体脂肪指数、肌肉量指数、去脂体重指数均呈正相关(均P <0.05);在男童中,BMD z分数与肌肉量指数和去脂体重指数呈正相关(均P <0.05)。BMD z分数与体成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男童和一般肥胖组中,体脂百分比、体脂肪指数是BMD z分数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 <0.05)。结论 体脂肪百分比和体脂肪指数高可能是学龄期肥胖儿童BMD的不利影响因素;学龄期肥胖儿童的BMD随去脂体重指数增长而增加。

关键词

肥胖 / 学龄期儿童 / 骨密度 / 体成分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金, 张田, 孙慧慧, 万乃君 不同肥胖程度学龄期儿童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及与体成分的关系[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4(05): 425-43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