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及超声造影在鉴别胰腺神经内分泌瘤与胰腺导管腺癌中的临床价值

樊维娟, 邓小倩, 郑立春, 欧阳向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54 ›› Issue (04) : 359 -363.

PDF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54 ›› Issue (04) : 359 -363.

超声及超声造影在鉴别胰腺神经内分泌瘤与胰腺导管腺癌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及超声造影在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NET)与胰腺导管腺癌(PDAC)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且临床资料、超声及超声造影资料完整的PNET患者74例,并选取74例PDAC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结果 74例PNET均为单发病灶,胰头18例、胰体26例、胰尾30例,PDAC也均为单发病灶,胰头52例、胰体8例、胰尾14例;在超声表现方面,PNET组病灶低回声、形态规则、边界清晰、胰管扩张或截断,血流信号所占比例分别为86.49%、83.78%、78.38%、18.92%、32.43%,PDAC组分别为94.59%、29.73%、27.03%、75.68%、21.62%,2组在病灶发病部位、形态是否规则、边界是否清晰、胰管是否扩张或截断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1.862、44.048、39.141、47.815,P均<0.05),而在回声及血流信号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840、2.193,P均>0.05)。52例PNET行超声造影检查,其中动脉期呈高增强表现38例,呈等增强表现14例,静脉期呈等增强表现40例,呈低增强表现12例;74例PDAC行超声造影检查,其中动脉期呈低增强表现70例、静脉期呈低增强表现72例。2组动脉期、静脉期的超声增强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6.582和37.852,P均<0.05)。结论 PNET的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造影增强方式在与PDAC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临床价值。

关键词

胰腺肿瘤 / 神经内分泌瘤 / 胰腺导管腺癌 / 超声 / 超声造影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樊维娟, 邓小倩, 郑立春, 欧阳向柳 超声及超声造影在鉴别胰腺神经内分泌瘤与胰腺导管腺癌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4(04): 359-36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