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源荚膜血清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2种候选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

汪阳, 张凌, 金映红, 汪萍, 薛晶, 梁芊芊, 李晓卓, 郑启铭, 刘文锴, 韩翔舒, 夏俊

畜牧与兽医 ›› 2024, Vol. 56 ›› Issue (04) : 108 -116.

PDF (2256KB)
畜牧与兽医 ›› 2024, Vol. 56 ›› Issue (04) : 108 -116.

绵羊源荚膜血清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2种候选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2309K)

摘要

旨在研究新疆绵羊源荚膜血清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D)的生物学特性,探索其灭活疫苗与OmpH重组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为防控新疆地区绵羊巴氏杆菌病提供参考。采用细菌分离鉴定、PCR鉴定、药敏试验、耐药与毒力基因检测、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初步明确PmD的生物学特性;并通过最佳灭活条件和佐剂筛选、安全性试验、原核表达等方法制备PmD灭活疫苗与PmD-OmpH重组疫苗,采取小鼠攻毒保护试验评价2种疫苗的免疫效力。结果:从绵羊肺脏中分离出1株PmD,药敏试验显示,该菌为7重耐药菌,未检测到耐药基因;毒力基因检测显示,该菌具有12种毒力基因(exbB、exbD、hgbA、tonB、fimA、Oma87、OmpH、Psl、sodA、sodC、tbpA、toxA);致病性较强,对小鼠的最小致死菌量为2.2×10~5 CFU;灭活疫苗和重组疫苗对相同血清型菌株攻毒的保护率分别为80%和10%;灭活疫苗对血清型A、F和未知菌株攻毒保护率分别为0、20%和0,而重组疫苗的保护率则全为0。本研究发现1株强耐药、强毒力的绵羊源PmD,灭活疫苗对同种血清型菌株的保护性远高于重组疫苗,发病地区羊场可采用同种血清型灭活疫苗进行预防和控制绵羊巴氏杆菌病,对多价疫苗和新型疫苗的研制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关键词

绵羊 / 荚膜血清D型 / 多杀性巴氏杆菌 / 生物学特性 / 灭活疫苗 / OmpH蛋白 / 重组疫苗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汪阳, 张凌, 金映红, 汪萍, 薛晶, 梁芊芊, 李晓卓, 郑启铭, 刘文锴, 韩翔舒, 夏俊 绵羊源荚膜血清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2种候选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J].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4): 108-116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256KB)

1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