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规模奶牛场繁殖性能现状分析

韩萌, 王晶, 祝文琪, 王礞礞, 彭华

畜牧与兽医 ›› 2023, Vol. 55 ›› Issue (11) : 124 -131.

PDF
畜牧与兽医 ›› 2023, Vol. 55 ›› Issue (11) : 124 -131.

我国规模奶牛场繁殖性能现状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旨在响应国家对奶业提出的种业振兴要求,进一步了解我国规模奶牛养殖场繁殖育种现状。本文对我国22个省(市)320个规模奶牛养殖场奶牛品种及来源、冻精使用情况、奶牛利用胎次、关键繁育性能情况、繁殖类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情况、繁育技术的应用情况和相关技术人员从业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多维度分析。调研分析表明:当前我国规模奶牛场以饲养荷斯坦奶牛为主,饲养乳肉兼用牛品种的牧场数量稍有提升,国内奶牛来源以自繁自育为主,进口遗传物质的市场占比远高于国产遗传物质,国内奶牛场胚胎移植技术使用仍不广泛;较大比例的牧场通过科学规范地利用奶牛繁育技术,提高奶牛场繁殖工作效率;繁殖疾病是影响牧场收益和导致奶牛高死淘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奶牛场中配种相关从业人员4/5以上为专职配种员,是除了场长之外工资最高的一个工种。根据调研结果,建议行业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奶牛养殖业需求的良种选育和评价标准,提升民族自主育种能力;加强奶牛场的细节管理,提高繁殖水平,降低繁殖类疾病的发病率;重视人才培养,打造奶业繁殖技术高质量人才队伍,助力我国奶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种业振兴。

关键词

规模奶牛场 / 奶牛繁殖育种 / 奶牛种业 / 繁殖技术 / 奶牛场管理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韩萌, 王晶, 祝文琪, 王礞礞, 彭华 我国规模奶牛场繁殖性能现状分析[J]. 畜牧与兽医, 2023, 55(11): 124-131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