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磨牙牙髓切断术后预成冠修复的疗效评价

邓舒曼, 牛姗姗, 高奇, 张莉, 陈志晓, 刘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 2024, Vol. 42 ›› Issue (05) : 652 -659.

PDF (1264KB)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 2024, Vol. 42 ›› Issue (05) : 652 -659.

乳磨牙牙髓切断术后预成冠修复的疗效评价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293K)

摘要

目的 探讨金属预成冠(PMC)与全瓷预成冠(ZC)在儿童乳磨牙龋损中的修复疗效以及对牙周健康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10月—2021年12月于深圳市儿童医院口腔科就诊的3~8岁患儿,下颌第一乳磨牙因龋损行牙髓切断术后进行PMC、ZC修复,共192例,包括PMC组96例(96颗龋齿),ZC组96例(96颗龋齿),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1年和2年进行临床检查,观察PMC组和ZC组的临床修复效果以及牙周状况,记录修复体是否完整、牙龈指数(GI)、探诊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和世界牙科联盟(FDI)修复体各项性能评价指标。结果 PMC组与ZC组在修复后3个月、1年、2年的牙周健康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修复3个月、1年、2年后,PMC组GI、BI、PLI高于Z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DI修复体各项性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儿在2组修复后,GI、BI、PL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儿在PMC修复后的FDI修复体各项性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ZC修复后的FDI修复体各项性能评分中,女童评分高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MC组年龄与GI、BI、PLI、FDI修复体各项性能评分均呈负相关,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ZC组年龄与GI、BI、PLI、FDI修复体各项性能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PMC与ZC可为乳磨牙龋损患儿提供较理想的修复手段。两种预成冠修复后的牙周健康状况趋于稳定,乳牙ZC组牙周健康状况优于PMC。患儿的年龄越大,PMC组牙周状况越好。

关键词

金属预成冠 / 全瓷预成冠 / 牙龈指数 / 探诊出血指数 / 菌斑指数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邓舒曼, 牛姗姗, 高奇, 张莉, 陈志晓, 刘梦 乳磨牙牙髓切断术后预成冠修复的疗效评价[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4, 42(05): 652-65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64KB)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