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系统作图解析藏川杨邻株互作遗传调控机理

丁孟东, 危学达, 王玉, 祝绪礼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24, Vol. 46 ›› Issue (10) : 63 -73.

PDF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24, Vol. 46 ›› Issue (10) : 63 -73.

利用系统作图解析藏川杨邻株互作遗传调控机理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植株之间的互作对生态系统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邻株互作这一最小的种内互作单元水平上,研究植物间相互作用的遗传调控机制。【方法】以不同系号的藏川杨自然群体作为研究材料,两两随机配对扦插于花盆中,调查其生长季的株高动态表型;结合本群体SNP标记数据,基于系统作图进行藏川杨的全基因组基因定位工作,定位显著QTL;利用GO富集分析和构建常微分互作网络,分析候选基因的功能。【结果】(1)共定位到92个显著位点,可注释到31个候选基因。(2)GO富集分析中,生物学过程包括生长素信号通路和脱落酸信号通路等,分子功能包括内肽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等,细胞组分包括呼吸链和细胞色素等。(3)在31个候选基因中,第5、8、10、12、21号基因是直接效应网络的枢纽基因,第5、8、10、13号基因是间接效应网络的枢纽基因,第5、8、13号基因是上位互作网络的枢纽基因,其中5、10、13基因参与植物免疫反应和响应环境胁迫。【结论】对于藏川杨间的种内邻株互作,系统作图可筛选互作相关的遗传位点,构建遗传调控网络并挖掘枢纽基因,可为解析木本植物互作的遗传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系统作图 / 邻株互作 / 调控网络 / QTL / 藏川杨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丁孟东, 危学达, 王玉, 祝绪礼 利用系统作图解析藏川杨邻株互作遗传调控机理[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4, 46(10): 63-7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