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SPA-MCR模型与ROS理论的首都森林生态旅游区规划

李绍芃, 杜庆章, 宋跃朋, 李运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24, Vol. 46 ›› Issue (10) : 112 -124.

PDF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24, Vol. 46 ›› Issue (10) : 112 -124.

基于MSPA-MCR模型与ROS理论的首都森林生态旅游区规划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耦合分析提出科学的规划策略,以促进北京森林生态旅游区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法】本研究以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镇为例,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识别生态源地,运用最小积累阻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并使用重力模型对廊道进行分级。同时,通过文献阅读和问卷调查确定研究区内影响游憩活动的自然、社会和现象因子,构建游憩机会谱并划分游憩分区。最后,耦合生态廊道与游憩分区的结果,提出针对不同游憩分区的具体规划策略。【结果】(1)研究区内生态源地面积147.19 km2,占比56%,识别出潜在生态廊道15条,总长度63.88 km。(2)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林地,生态廊道联通西部与东部生态源地,对维护研究区生态环境发挥关键作用。(3)基于游憩机会谱划分出原生区、半原生区、介入区、自由区4类游憩分区,分别占比19.7%、40.9%、31.2%、8.2%。(4)根据上述结果,提出了针对不同游憩分区的具体森林生态旅游规划策略,包括群落植物配置、群落结构、生态廊道宽度、交通布局4方面。【结论】研究从生态保护和游客需求两个角度出发,强调应围绕重点区域进行多角度生态型保护开发。研究不仅丰富了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内容,还为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质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有助于加快北京建设“生物多样性之都”的进程。

关键词

城市林业 / 林下经济 / 树种配置 / 森林生态旅游 /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 / 游憩机会谱(ROS)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绍芃, 杜庆章, 宋跃朋, 李运远 基于MSPA-MCR模型与ROS理论的首都森林生态旅游区规划[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4, 46(10): 112-12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