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洛河上游县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对水沙的影响

樊琳, 魏天兴, 张晓明, 缪今典, 李亦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24, Vol. 46 ›› Issue (02) : 95 -104.

PDF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24, Vol. 46 ›› Issue (02) : 95 -104.

北洛河上游县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对水沙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究土地利用变化有利于识别水沙变化原因,对流域水土保持及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与改进具有指导意义。【方法】以黄土高原北洛河上游为研究区,基于GEE与PIE-Engine平台获取1990—2020年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数据,从地类转移、植被覆盖度(FVC)、土地利用强度(LUI)及景观格局(平均斑块面积AREA_MN、聚合度指数AI、最大斑块指数LPI、景观形状指数LSI)4方面描述北洛河上游各县域土地利用情况,并结合水沙数据探究土地利用与水沙的相关关系。【结果】(1)2000年后北洛河上游农田向草地、森林转移,其面积减幅达79.05%,其中“农田→森林”集中分布于吴起县东南部,“农田→草地”在定边县分布最为密集。(2)2000—2020年流域FVC迅速增加,吴起县整体FVC高于定边县同期水平;定边县LUI变化较吴起县存在滞后性,但二者均在2010—2020年间明显下降。(3)2000年前后年径流、输沙减少率分别为46.68%、81.83%;2000—2020年来沙系数0.42小于1990—2000年来沙系数0.80。(4)FVC与水沙量呈显著负相关,森林AREA_MN、AI分别与径流量、输沙量呈显著正相关,森林LPI、LSI与径流量、森林LSI与输沙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北洛河上游水沙与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关系密切,不同县域地表覆被与用地强度差异明显,在退耕还林(草)驱动下该地区土地总体变化趋势有助于削减径流泥沙。研究结果将为流域土地利用与黄土高原径流泥沙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北洛河 / 土地利用强度 / 植被覆盖度 / 景观格局 / 径流泥沙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樊琳, 魏天兴, 张晓明, 缪今典, 李亦然 北洛河上游县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对水沙的影响[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4, 46(02): 95-10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