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单叶蔷薇居群表型变异及多样性研究

刘学森, 李娜, 张雪云, 肖丽, 江律, 罗乐, 于超, 张启翔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24, Vol. 46 ›› Issue (02) : 51 -61.

PDF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24, Vol. 46 ›› Issue (02) : 51 -61.

新疆单叶蔷薇居群表型变异及多样性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单叶蔷薇为蔷薇属唯一的单叶物种,是月季育种中的重要材料,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地区,但由于人为的破坏和环境的改变导致其面临濒危灭绝的风险。本研究通过分析单叶蔷薇表型多样性,探究其表型变异规律,旨在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单叶蔷薇种质资源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以9个单叶蔷薇天然居群中270个单株为研究材料,对其19个表型性状数据进行收集,利用巢式方差分析、皮尔逊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探究其表型变异规律与多样性水平。【结果】(1)9个单叶蔷薇天然居群表型多样性水平较高,19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值分别为15.90%和2.031;9个居群的表型变异系数在10.32%(P4)~13.19%(P8),表现出中等程度的变异,香农多样性指数在1.274(P5)~1.825(P8)之间,其中P8居群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水平。(2)19个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 <0.01),居群间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41.23%,表型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3)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发现,单叶蔷薇花径与叶面积、花瓣面积与花斑百分比等部分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4)主成分分析共提炼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0.463%,贡献率最大的2个主成分主要解释花与叶的性状。(5)聚类分析可将单叶蔷薇9个居群分为2类,第1类为大花类,包括P6、P7、P8;第2类为小花类,包括P1、P2、P3、P4、P5、P9。【结论】新疆单叶蔷薇具有较高的表型多样性和变异水平,且变异的来源主要集中在居群内。

关键词

单叶蔷薇 / 居群 / 表型变异 / 表型多样性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刘学森, 李娜, 张雪云, 肖丽, 江律, 罗乐, 于超, 张启翔 新疆单叶蔷薇居群表型变异及多样性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4, 46(02): 51-61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