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添加阻控河岸林地氮污染

马玉祥, 安兆龙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25, Vol. 47 ›› Issue (02) : 40 -48.

PDF (3660KB)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25, Vol. 47 ›› Issue (02) : 40 -48.

生物炭添加阻控河岸林地氮污染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3747K)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河岸林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明晰生物炭添加对河岸林地氮污染削减的影响机制,为流域面源污染阻控及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河北省保定市清水河沿岸毛白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生物炭添加量(0、3、6 t/hm2)对河岸林地阻控氮污染的效果。【结果】(1)不同生物炭添加量的毛白杨林地土壤化学性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对照相比,3 t/hm2生物炭添加组全氮(T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有机质(SOM)、有机碳(SOC)分别提高10.39%、46.15%、8.57%、38.03%和51.23%。6 t/hm2生物炭添加组TN、NH4+-N、NO3--N、SOM、SOC分别提高26.62%、92.31%、65.00%、78.05%和135.47%。(2)不同生物炭添加量的毛白杨林地土壤酶活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相比,3 t/hm2生物炭添加组脲酶(S-UE)、硝酸还原酶(S-NR)、亚硝酸还原酶(S-NIR)活性分别提高35.00%、69.41%和85.71%。6 t/hm2生物炭添加组S-UE、S-NR、S-NIR活性分别提高63.33%、104.31%和77.92%。(3)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生物炭添加提高了变形菌门、未分类菌门、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4)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与细菌优势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SOC、SOM、S-NR、S-NIR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门水平的主要因子。【结论】生物炭添加能提高毛白杨林地土壤对氮素的截留能力,并且增强土壤氮循环相关酶活性,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影响土壤中氮素的转化与去除。在不同处理组中,6 t/hm2的添加量表现出最为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

河岸缓冲带 / 农业面源污染 / 毛白杨 / 生物炭 / 微生物群落 / 氮污染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马玉祥, 安兆龙 生物炭添加阻控河岸林地氮污染[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5, 47(02): 40-4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660KB)

2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