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与栽培生境下沙氏鹿茸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比较

罗桂生, 刘素贞, 李峰卿, 曾满生, 邹玉玲, 朱小毛, 周新华, 朱柯帆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24, Vol. 46 ›› Issue (12) : 53 -62.

PDF (1728KB)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24, Vol. 46 ›› Issue (12) : 53 -62.

野生与栽培生境下沙氏鹿茸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比较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769K)

摘要

【目的】为解决沙氏鹿茸草人工栽培相对野生生境下生长不良的问题,从根际土壤真菌角度出发,探讨人工栽培下生长不良的原因。【方法】以1种人工栽培生境和3种野生生境(油茶林、栀子林、马尾松人工林)沙氏鹿茸草根际土壤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ITS高通量测序结合RDA、Mantel分析,比较栽培与野生生境根际土壤真菌种群特征。【结果】4种生境沙氏鹿茸草根际土壤中共检测到真菌15门50纲139目299科644属,其中优势真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优势属共27个,马尾松人工林和油茶林下沙氏鹿茸草根际土壤中优势菌属均是古根霉属(Archaeorhizomyces),栀子林根际土壤中优势菌属为Saitozyma,人工栽培生境条件下优势菌属为白环蘑属(Leucoagaricus)。人工栽培生境下的沙氏鹿茸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与栀子林、油茶林、马尾松人工林有显著差异,并且其丰富度指数(Chao1指数)显著低于栀子林生境。真菌群落结构主要受土壤碱解N和有机质的影响,同时碱解N也是影响白环蘑属(Leucoagaricus)主要环境因子。【结论】栽培与野生生境下沙氏鹿茸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差异显著,真菌群落结构主要受土壤碱解N和有机质的影响,因此可通过施N肥等措施调控沙氏鹿茸草的生长。

关键词

栽培 / 群落多样性 / 土壤真菌 / 生境 / 根际土壤 / 沙氏鹿茸草 / N肥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罗桂生, 刘素贞, 李峰卿, 曾满生, 邹玉玲, 朱小毛, 周新华, 朱柯帆 野生与栽培生境下沙氏鹿茸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比较[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4, 46(12): 53-62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728KB)

2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