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蓄积潜在生产力的小兴安岭阔叶混交林立地质量评价

周甲敏, 刘兆刚, 董灵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24, Vol. 46 ›› Issue (12) : 21 -29.

PDF (1971KB)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24, Vol. 46 ›› Issue (12) : 21 -29.

基于蓄积潜在生产力的小兴安岭阔叶混交林立地质量评价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2017K)

摘要

【目的】立地质量评价是森林经营规划和决策的重要基础。建立林分蓄积生长模型,引入林分蓄积潜在生产力,对小兴安岭阔叶混交林进行立地质量评价,旨在为该地区森林生长收获预测、森林经营规划以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黑龙江省2010—2015年两期连续清查中的小兴安岭阔叶混交林数据,建立林分平均高和蓄积生长模型,划分立地等级,并计算各立地等级阔叶混交林林分蓄积潜在生产力。结合林分现实生产力及其与蓄积潜在生产力之间的差异,对当前林龄林分的实际状况和可提升空间进行评价。【结果】(1)小兴安岭阔叶混交林林分蓄积生长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林分基准年龄(30 a)时,各立地等级的蓄积潜在生产力范围为3.87~6.10 m3/(hm2·a);阔叶混交林林分平均可提升空间介于50.78%~62.97%之间,且随着立地等级的降低而逐渐增大。(2)小兴安岭阔叶混交林林分蓄积潜在生产力随林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最终趋于平缓。其与现实生产力的差异随林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3)各林龄林分蓄积潜在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均呈现随立地等级降低而下降的趋势,立地质量中等的林分占总样本量的77.24%,且各个立地等级的林分蓄积潜在生产力始终大于现实生产力。【结论】林分蓄积潜在生产力可以作为小兴安岭阔叶混交林立地质量评价的指标。针对小兴安岭阔叶混交林,各立地等级处于发育初期的林分蓄积潜在生产力比近成熟林的更大,且林分可提升空间也更大;随着立地质量的降低,林分可提升空间逐步扩大。因此,应根据林分发育时期和立地条件,采取差异化抚育措施,且需注重立地质量中等的林分,优先进行中幼龄林抚育,提升林分的整体生产力。

关键词

立地质量评价 / 潜在生产力 / 现实生产力 / 阔叶混交林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周甲敏, 刘兆刚, 董灵波 基于蓄积潜在生产力的小兴安岭阔叶混交林立地质量评价[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4, 46(12): 21-2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971KB)

1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