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IPBC/β-环糊精复合防霉剂的研制

马耀辉, 徐国祺, 黄鑫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25, Vol. 47 ›› Issue (01) : 126 -134.

PDF (7360KB)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25, Vol. 47 ›› Issue (01) : 126 -134.

新型IPBC/β-环糊精复合防霉剂的研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7535K)

摘要

【目的】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IPBC)作为一种广谱有机杀菌剂,较差的水溶性和光稳定性限制了其应用。为提高IPBC的水溶性和光稳定性,拓宽在木竹材防霉领域的应用,研制一种新型IPBC/β-环糊精复合防霉剂。【方法】以β-环糊精(β-CD)为主体,IPBC为客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IPBC/β-CD复合防霉剂。选取主客体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3个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包合反应的影响并优化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耐光老化分析等方法对防霉剂进行表征分析。用相溶解度法测试IPBC/β-CD复合防霉剂的增溶特性。以可可球二孢、黑曲霉、桔青霉、绿色木霉4种真菌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质量分数的IPBC/β-CD复合防霉剂的抑菌效力进行评价,获得综合防霉性能指标。【结果】(1)IPBC/β-CD复合防霉剂的晶体结构和物理特性发生变化;复合防霉剂具有均匀分布、四边规整的微观形貌特征;以包合率为参考指标,复合防霉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β-CD与IPBC的摩尔比4∶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 h,该条件下制备的防霉剂中IPBC的包合率可达52.02%。(2)复合防霉剂中有效成分IPBC热降解温度由120℃提高到220℃,且在紫外光照射60 min后,表面仅发生轻微黄变;β-CD对IPBC有明显的增溶效果,当β-CD浓度为0.01 mol/L时,IPBC的水溶性可提高1.65倍。(3)随着防霉剂质量分数的增加,其对4种真菌的抑菌效力逐渐提高;质量分数1.00%的复合防霉剂抑菌性能最佳;7天培养后,可可球二孢、黑曲霉、桔青霉和绿色木霉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47、49.12、52.45和39.93 mm。【结论】本研究制备的IPBC/β-CD复合防霉剂改善了IPBC的水溶性和光热稳定性,并且对4种常见的木竹材真菌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力。本研究可以提升IPBC的水溶性和应用稳定性,进而扩展IPBC在木竹材防霉领域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

防霉剂 / 包合 / 稳定性 / 水溶性 / 抑菌性 / 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IPBC) / β-环糊精(β-CD)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马耀辉, 徐国祺, 黄鑫 新型IPBC/β-环糊精复合防霉剂的研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5, 47(01): 126-13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360KB)

2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