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径向生长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孟盛旺, 刘利平, 刘文军, 萨格萨, 牛乌日娜, 王慧杰, 斯庆毕力格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25, Vol. 47 ›› Issue (06) : 10 -18.

PDF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25, Vol. 47 ›› Issue (06) : 10 -18.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径向生长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樟子松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沙地治理的重要树种,明晰其径向生长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联性,旨在为水分胁迫较高的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和樟子松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径向生长记录仪连续15个月监测毛乌素沙地樟子松树干,分析其径向生长变化的昼夜动态和季节动态规律,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径向生长过程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联性。【结果】(1)樟子松在暖热季节表现为白天收缩、夜间膨胀的昼夜径向生长变化模式;寒冷季节则相反,且在12月和1月昼夜径向生长变化波动更为剧烈。(2)樟子松径向生长于4月中下旬开始萌动,5—8月期间基本完成当年生长,进入9月后,径向生长停滞并逐渐收缩。(3)在整个生长时期内,樟子松日径向生长速率与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气温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负相关;但针对不同时期,光合有效辐射对日径向生长速率的影响均不显著;水分亏缺量和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大多与日径向生长速率相反。【结论】毛乌素沙地樟子松的季节径向生长特征主要受温度和水分条件的驱动。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樟子松的年内径向生长过程及其气候影响规律,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毛乌素沙地的植被恢复和樟子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樟子松 / 径向生长 / 昼夜变化 / 日生长速率 / 水分亏缺量 / 气候因子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孟盛旺, 刘利平, 刘文军, 萨格萨, 牛乌日娜, 王慧杰, 斯庆毕力格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径向生长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5, 47(06): 10-1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