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白垩纪狼鳍鱼化石的埋藏学及其古气候、古环境意义

梁积伟, 常小斌, 陶文星, 冯振伟, 李汉林, 宗浩, 郑萌, Tsogochir Tungalag

地球科学 ›› 2024, Vol. 49 ›› Issue (01) : 189 -208.

PDF
地球科学 ›› 2024, Vol. 49 ›› Issue (01) : 189 -208.

六盘山白垩纪狼鳍鱼化石的埋藏学及其古气候、古环境意义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为查明六盘山地区白垩纪李洼峡组狼鳍鱼化石的埋藏学特征所表征的古气候和古环境意义,以化石保存层位岩石和其上下层岩石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它们进行了全岩X衍射(XRD)、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XRD分析显示化石埋藏层位岩石的组成矿物主要以铁白云石(42.70%)和石英(41.50%)为主,其上下层岩石的组成矿物主要以石英(平均含量40.40%)和长石(总平均含量15.98%)为主.主量元素分析显示化石埋藏层位岩石具有较高含量的CaO(平均含量20.61%)和MgO(平均含量10.52%),而其他层岩石具有较高含量的SiO_2(平均含量54.58%)和Al_2O_3(平均含量14.79%).古气候指标MgO/CaO和Sr/Cu指示干热的气候,古盐度指标m值和Sr/Ba指示水体盐度高,古氧化还原环境指标Th/U和V/(V+Ni)指示缺氧和水体分层且底层出现硫化环境.鱼群的大规模死亡是由一次短暂的突发性事件造成,缺氧的水体环境和硫化氢的毒害作用可能是鱼类大规模死亡并得到保存的主要原因.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六盘山地区在白垩纪中期出现干热的气候条件以及高盐度、缺氧的水体环境可能是这一时期全球CO_2浓度快速升高的结果,也可视为白垩纪Aptian-Albian大洋缺氧事件(OAE1a)在陆相地层的地质响应.

关键词

六盘山地区 / 白垩纪 / 化石埋藏学 / 主微量元素 / 古气候 / 古环境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梁积伟, 常小斌, 陶文星, 冯振伟, 李汉林, 宗浩, 郑萌, Tsogochir Tungalag 六盘山白垩纪狼鳍鱼化石的埋藏学及其古气候、古环境意义[J]. 地球科学, 2024, 49(01): 189-20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