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温地热系统低盐度地热水高含量钠的地球化学成因:以广东惠州黄沙洞地热田为例

史自德, 毛绪美, 叶建桥, 董亚群

地球科学 ›› 2024, Vol. 49 ›› Issue (01) : 271 -287.

PDF
地球科学 ›› 2024, Vol. 49 ›› Issue (01) : 271 -287.

中低温地热系统低盐度地热水高含量钠的地球化学成因:以广东惠州黄沙洞地热田为例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高温地热系统中地热水中Na~+含量一般超过300 mg/L,盐度也较大(TDS>1000 mg/L).而在中低温地热系统中,低盐度地热水的Na~+含量一般小于160 mg/L.但在广东黄沙洞中低温地热系统出露的地热水中Na~+高达325.4 mg/L,TDS小于650 mg/L.经典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矿物溶解、离子交换等)很难解释其成因.样品水化学结果表明,地热水水化学类型均为HCO_3-Na型,钠含量高(平均值为240.06 mg/L).氢氧同位素结果表明地热水与浅层地下水均具有相同的大气来源,都是瑶坑山区大气降水补给.水化学地温计和多组分矿物平衡(MME)评估的热储温度为100~130℃,地热水循环深度最大为2.43 km.Cl~-作为混合比计算指标揭示浅层地下水混入地热水的比例为51%~72%,深部地热水中Na~+实际含量应该高达685.2 mg/L.水-岩相互作用模拟结果表明,矿物溶解和离子交换对地热水中Na~+富集的贡献较小,也揭示出地热水中存在Na~+的额外来源.花岗岩流体包裹体微小但广泛存在于结晶矿物颗粒之间,其中Na~+含量平均值为11 758.9 mg/L.在地热水加热情况下,断裂和花岗岩裂隙网络层面及附近的流体包裹体膨胀破裂,流体混入到地热水中,为地热水提供了平均83%的Na~+.因此,花岗岩流体包裹体可能是中低温地热系统低盐高钠地热水中Na~+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

水化学 / 低盐高钠地热水 / 水化学温度计 / 花岗岩流体包裹体 / 黄沙洞地热田 / 水文地质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史自德, 毛绪美, 叶建桥, 董亚群 中低温地热系统低盐度地热水高含量钠的地球化学成因:以广东惠州黄沙洞地热田为例[J]. 地球科学, 2024, 49(01): 271-28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