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高寒流域冲洪积扇地下水与地表水交互机制

杨泽森, 常启昕, 贺笙哲, 廖习锐

地球科学 ›› 2025, Vol. 50 ›› Issue (02) : 687 -698.

PDF
地球科学 ›› 2025, Vol. 50 ›› Issue (02) : 687 -698.

典型高寒流域冲洪积扇地下水与地表水交互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差分流量测量、一维热传输方程、环境同位素和水化学等常规手段仍不能精细刻画高寒流域冲洪积扇复杂河段地下水与地表水交互机制.因此,利用分布式光纤对葫芦沟流域冲洪积扇东支到干流河段的河床与河水表面进行高时空分辨率的连续温度监测,发现东支观测河段有12个地下水排泄点,干流观测河段均为地下水排泄带,排泄方式分别为集中流和扩散流.并结合该流域的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高寒流域冲洪积扇地下水与地表水交互作用概念模型,描绘了局部河段地下水排泄点/带,认为粉质粘土体的存在影响了地下水与河水的交互关系.高寒流域冲洪积扇含水层的非均质性是影响地下水与地表水交互关系的重要因素,且影响的时空范围会随着气候变暖而逐步增大.

关键词

高寒流域 / 冲洪积扇 / 分布式光纤测温 / 非均质性 / 地下水与地表水交互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杨泽森, 常启昕, 贺笙哲, 廖习锐 典型高寒流域冲洪积扇地下水与地表水交互机制[J]. 地球科学, 2025, 50(02): 687-69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