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玉京山岩体成因及其对构造体制转换的约束

王嘉玮, 王东升, 王刚, 武昱东

地球科学 ›› 2024, Vol. 49 ›› Issue (12) : 4369 -4384.

PDF
地球科学 ›› 2024, Vol. 49 ›› Issue (12) : 4369 -4384.

庐山玉京山岩体成因及其对构造体制转换的约束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对庐山核部的玉京山二长花岗岩开展了系统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岩体形成于125±1 Ma,其锆石εHf(t)值为-6.5~-2.0,二阶段模式年龄为1.6~1.3 Ga,表明岩浆源于中元古代地壳的部分熔融.岩体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A/CNK=1.10~1.15; K2O/Na2O=1.01~1.45),稀土总量较低(48.54×10-6~80.32×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La/Yb)N=2.91~4.32),具Eu负异常(σEu=0.19~0.28),富集Rb、Sr、Th、U、K,亏损Nb、Ti.岩体εNd(t=125)值为-10.1~-8.9,指示出它们来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重熔.综上所述,岩石形成过程中经历了结晶分异,属高分异S型花岗岩.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古太平洋板块北西向俯冲时,陆壳从挤压向伸展的构造转换阶段,随后于晚白垩世遭受了糜棱岩化.结合区域资料,表明华南板块构造体制转换发生于晚中生代,区域伸展作用可持续至早白垩世晚期.

关键词

二长花岗岩 / 锆石U-Pb年龄 / Nd-Hf同位素 / 庐山 / 地球化学 / 岩石学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王嘉玮, 王东升, 王刚, 武昱东 庐山玉京山岩体成因及其对构造体制转换的约束[J]. 地球科学, 2024, 49(12): 4369-438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