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冻土过渡带研究进展与展望

罗栋梁, 刘佳, 陈方方, 李世珍

地球科学 ›› 2024, Vol. 49 ›› Issue (11) : 4063 -4081.

PDF
地球科学 ›› 2024, Vol. 49 ›› Issue (11) : 4063 -4081.

多年冻土过渡带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随着气候临界点的迫近,多年冻土两层分层体系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因此有必要单独考虑多年冻土上部即过渡带的特殊性质.通过系统梳理已有研究发现:(1)过渡带是多年冻土区内成冰和过剩冰的主要分布带,广泛分布于粉黏土中及部分细粒多孔且冻结敏感性强的风化基岩地带,地下冰多为分凝冰、脉冰和大块冰,冷生构造主要为透镜状、层状、网状和斑杂状等,其变化与热融沉陷和斜坡地带热融滑塌、融冻泥流和活动层滑脱等现象密切相关;(2)其蕴含的丰富有机质和腐殖质常与多年冻土的加积和重复分凝成冰过程伴生,是重建冻土形成时气候与环境的可靠替代性指标;(3)多年冻土退化的程度和幅度与过渡带的厚度、冷生构造、地下冰和有机质含量等内在性质密不可分,呈现极强的时空异质性,其因地下冰巨大相变潜热效应而减缓甚至阻抗多年冻土退化,但一旦融化即产生临界点效应,由此多年冻土退化加速,热喀斯特现象激增,并造成上覆工程构筑物失稳.因此,亟待开展包含过渡带的气候环境重建、生态水文效应、力学性能和结构性质的演化与冻土精准模拟研究.

关键词

多年冻土地下冰 / 过渡带 / 转换层 / 中间层 / 气候临界点 / 生态学 / 环境地质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罗栋梁, 刘佳, 陈方方, 李世珍 多年冻土过渡带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球科学, 2024, 49(11): 4063-4081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