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阿尔金早古生代后碰撞花岗岩的成因及地质意义

徐楠, 吴才来, 赵苗苗, 刘畅

地球科学 ›› 2024, Vol. 49 ›› Issue (12) : 4418 -4433.

PDF
地球科学 ›› 2024, Vol. 49 ›› Issue (12) : 4418 -4433.

南阿尔金早古生代后碰撞花岗岩的成因及地质意义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南阿尔金早古生代洋陆转换作用的极性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深俯冲陆壳的折返作用缺少详实的岩石学证据.本文对茫崖北杂岩体开展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探讨其物质来源及成岩时的构造环境,揭示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岩浆活动响应.研究表明,南阿尔金458~420 Ma花岗岩的εHf (t)和tDM2具有相似的变化范围,显示高碱、富钾、低钛、贫铁等钾玄质岩石特征,指示其相似的物质来源和岩浆源区.458~453 Ma花岗岩是深俯冲陆壳断离并折返至上地壳后经历减压熔融的产物,451~420 Ma花岗岩是后碰撞伸展环境下幔源岩浆底侵下地壳的产物.因此,南阿尔金深俯冲陆壳的折返作用在<453 Ma已经完成,造山带在<451 Ma进入造山晚期的后碰撞环境.

关键词

南阿尔金 / 早古生代 / 折返 / 后碰撞 / 岩石学 / 地球化学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徐楠, 吴才来, 赵苗苗, 刘畅 南阿尔金早古生代后碰撞花岗岩的成因及地质意义[J]. 地球科学, 2024, 49(12): 4418-443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