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断裂构造发育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是被关注了很久然而未得到充分理解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是一个断裂构造不发育的地区,致使该区油气勘探以地层-岩性油气藏为主.随着3D地震勘探展开,发现研究区发育大量的倾角大、垂直断距小、分期活动的走滑断裂.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彬长地区断裂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震资料分析了断裂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探讨了断裂构造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表明,纵向上研究区可划分为3个构造层:下构造层(Tg-T9)、中构造层(T9-T5)和上构造层(T5以上).3个构造层的断裂发育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继承性.下构造层主要受加里东-海西运动影响,中构造层主要受印支和燕山期运动影响,上构造层主要受燕山-喜山运动影响.研究区的主断裂具有明显的分段性活动特征.分层分布的断裂体系与T9、T5两大区域不整合面控制了研究区古生界和中生界两大油气成藏系统.断层、裂缝的广泛发育既为致密-低渗储层提供了重要的渗流通道,班固发现的“洧水可燃”是沿断裂渗漏到地表的油苗所致,也是《梦溪笔谈》中阐述的“石油”成因,又是优质储集空间,在中生界形成了众多高产断缝体油藏,裂缝的发育程度及局部构造高点控制了断缝体油藏的高产富集.
关键词
走滑断层
/
活动期次
/
断缝体油藏
/
彬长地区
/
鄂尔多斯盆地
/
构造地质
/
油气地质
Key words
何发岐, 齐荣, 袁春艳, 杨飞, 黎小伟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断裂构造与油气成藏关系再认识:以彬长地区为例[J].
地球科学, 2024, 49(11): 4082-4097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