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铅锌矿区摆佐组地层白云石类型、特征及成因

赵思博, 刘英超, 岳龙龙, 马旺, 郑宁, 唐波浪

地球科学 ›› 2025, Vol. 50 ›› Issue (04) : 1353 -1379.

PDF
地球科学 ›› 2025, Vol. 50 ›› Issue (04) : 1353 -1379.

会泽铅锌矿区摆佐组地层白云石类型、特征及成因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白云岩赋矿的密西西比河谷型(Mississippi valley-type, MVT)铅锌矿床中,白云石的成因长期存在争议,川滇黔地区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为典型的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赋矿的MVT矿床,是回答这一问题的有利对象.选择会泽矿区远矿端摆佐组地层中浸染状、条带状、块状白云石(岩),通过详细的矿相学和阴极发光(CL)镜下观察,结合主量元素、LA-ICP-MS原位成分和碳、氧、锶同位素分析,系统研究了其成因.结果发现,摆佐组地层中的白云石分3个阶段产出.其中,第1阶段交代型粉晶白云石(Dol 1)见选择性和组构保留交代,CL呈蓝紫色,MgO/CaO平均值0.68,Fe,Mn含量较低,具有LREE弱亏损,Eu、Ce负异常和La正异常;第2阶段交代型细-粗晶白云石(Dol 2)见组构保留交代和重结晶现象,CL呈紫红色、暗红到橙红色,MgO/CaO平均值0.71,Fe、Mn含量较第1阶段升高,显示轻微LREE亏损,Eu负异常,Ce负异常-轻微正异常,C-O、Sr同位素均在同期早石炭世海水范围之内;第3阶段孔隙充填型白云石胶结物(Dol 3),CL为暗红色和亮红色两种环带交替,MgO/CaO平均值为0.68,具有较高的Fe、Mn含量,显示MREE富集,Eu负异常、Ce无异常.这些特征表明,第1阶段白云石化流体为局限的氧化海水,第2阶段为氧化到弱氧化的浅部孔隙海水,第3阶段可能为还原环境下的富锰深部孔隙海水或残余海水.基于此,建立了会泽铅锌矿区摆佐组地层大范围白云石化的形成过程:(1)近地表-浅埋藏环境中渗透回流模式形成Dol 1和Dol 2,(2)埋藏环境发生重结晶作用对白云石进行改造,形成粗晶白云岩,(3)成岩后深埋藏阶段粗晶白云岩的孔隙中沉淀Dol 3.因而,近矿端与远矿端白云石具有相似的特征和成因机制,局部近矿端白云石可能经历了热液流体的改造.

关键词

MVT铅锌矿床 / 会泽铅锌矿区 / 摆佐组 / 白云石成因 / 矿床学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赵思博, 刘英超, 岳龙龙, 马旺, 郑宁, 唐波浪 会泽铅锌矿区摆佐组地层白云石类型、特征及成因[J]. 地球科学, 2025, 50(04): 1353-137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