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合并缺铁性贫血的诊治进展

陈乐燕, 吴雄健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10) : 1064 -1070.

PDF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10) : 1064 -1070.

炎症性肠病合并缺铁性贫血的诊治进展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贫血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最常见的合并表现,患病率为6%~74%,对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有负面影响。其中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IBD患者中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临床上评估IBD患者的铁状态一般采取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量等常见的血生化指标,但忽略了炎症状态对其检测值的影响。因此,需要较新的铁指标,如网织红细胞含量、低色素红细胞百分比、铁调素水平等对IBD患者铁状态进行评估。口服铁剂通常是临床上用于IDA的一线治疗,但大多数患者有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另外,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在IBD患者中口服铁剂可能会导致疾病本身恶化,因此,目前的指南建议IBD患者采用静脉补铁方式。本文就IDA合并IBD的病因、临床表现、改进的诊断和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 缺铁性贫血 / 铁缺乏 / 铁调素 / 口服铁 / 静脉补铁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陈乐燕, 吴雄健 炎症性肠病合并缺铁性贫血的诊治进展[J].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4(10): 1064-107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