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荚膜的白色念珠菌转录组学分析

唐晓媛, 陈亚运, 陈玲霞, 刘志平, 刘志春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08) : 795 -799.

PDF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08) : 795 -799.

具有荚膜的白色念珠菌转录组学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具有荚膜的白色念珠菌转录组学特征。方法:⑴采用feature Counts(1.5. 0-p3)获得基因或转录本的表达量,通过DESeq2软件(1.20.0)筛选出具有荚膜的白色念珠菌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 Express Gene,DEG),使用“clusterProfiler”R包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并筛选关键基因。⑵RT-PCR验证白色念珠菌无荚膜菌株与荚膜菌株部分差异表达基因mRNA表达。结果:C1-1与SC5314相比,差异表达基因达到2 586个,其中显著上调的有1 184个,显著下调的有1 402个。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发现,DEGs主要富集在蛋白质代谢过程、膜的构成和膜的固有成分及结构分子活性和核糖体结构性成分。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富集分析发现,DEGs富集在核糖体、丙酮酸盐代谢、过氧化物酶体、细胞周期、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等通路。对新转录本进行GO、KEGG、Pfam等数据库注释,共预测关键基因113个,其中GO数据库注释关键基因1个,具有氧化还原酶活性,可能参与荚膜的生物代谢过程;KEGG数据库注释关键基因3个,参与白色念珠菌的氧代羧酸、柠檬酸盐循环、氨基酸等代谢活动。与白色念珠菌无荚膜菌株相比,荚膜菌株Efg1、Thr1 mRNA表达均降低。结论:白色念珠菌荚膜菌株与无荚膜菌株在基因表达总体水平和相关代谢通路基因表达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 荚膜 / 转录组学 / 基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唐晓媛, 陈亚运, 陈玲霞, 刘志平, 刘志春 具有荚膜的白色念珠菌转录组学分析[J].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4(08): 795-79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