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摘要
目的: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NVAF)患者发生抗凝治疗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以期为预测患者出血事件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21年3月1日至2022年11月1日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NVAF患者158例的临床资料、抗栓治疗策略及院内出血情况,根据是否发生出血事件分抗凝出血组和抗凝非出血组,对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58例患者均应用抗凝药,其中出血组28例(17.72%),非出血组130例,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患者在持续性房颤(P=0.005)、他汀类药物服用史(P=0.042)、β受体阻断剂服用史(P<0.001)、脑卒中病史(P=0.014)、冠心病病史(P=0.009)、低分子肝素(P=0.005)、华法林(P=0.001)、达比加群酯(P=0.017)、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P<0.001)、肌酐(Creatinine, CRE)(P<0.001)、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P<0.001)、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P<0.001)、HAS-BLED评分(P=0.006)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 NLR)(P=0.049)等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向后逐步回归分析提示,CRE(P<0.001)、持续性房颤(P=0.005)、β受体阻断剂服用史(P=0.035)是影响NVAF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进一步行预测诊断价值分析提示,肌酐ROC曲线下面积为0.892(95%CI 0.836~0.947),对抗凝后出血具有较高的预测性。结论:肌酐、持续性房颤、β受体阻断剂应用是影响NVAF患者抗凝出血事件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且肌酐增高对抗凝后出血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
心房颤动
/
抗凝治疗
/
影响因素
/
出血事件
Key words
周丽程, 杨娟, 谢家和, 苏强, 周世菊, 李弯
房颤抗凝治疗后出血事件的预测因素分析[J].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4(08): 780-785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