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麻醉辅以高频喷射通气在保留自主呼吸的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应用

欧阳爱平, 黄桂明, 方艳, 李优春, 刘诗文, 郭丽丽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07) : 673 -677.

PDF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07) : 673 -677.

静脉麻醉辅以高频喷射通气在保留自主呼吸的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应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究静脉麻醉辅以高频喷射通气辅助呼吸在保留自主呼吸的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接收的60例拟行经硬支气管镜气道异物取出术的患儿,按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及高频喷射通气组。2组患儿进入手术室后先经面罩加压吸入七氟醚行麻醉诱导,其后立即用利多卡因行口咽腔及气管内表面麻醉。对照组患儿在表面麻醉后静脉泵入丙泊酚(2 mg·mL-1)0.1 mg·(kg·min)-1、瑞芬太尼(2μg·mL-1)0.1μg·(kg·min)-1,同时将右美托咪定(2μg·mL-1)以2μg·kg-1的负荷剂量在10 min内匀速泵完,然后调整泵速为1μg·(kg·h)-1至手术结束;高频喷射通气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手术开始时辅以高频喷射通气。比较2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前术后脉搏氧饱和度(SpO2);观察比较2组患儿吸入麻醉诱导前(T0)、用利多卡因行口咽腔及气管内表面麻醉后20 min (T1)、第一次置入硬支气管镜后1 min (T2)、第一次置入硬支气管镜后5 min (T3)2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SpO2;比较2组患儿围术期各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儿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的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术后的Pa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组间比较,T0、T1、T2时刻的HR、MAP、R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T3时刻高频喷射通气组的SpO2更高,同时高频喷射通气组明显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更低(P均<0.05)。2组患儿均未观察到恶心、躁动、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的发生,2组患儿呛咳、屏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比高频喷射通气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留自主呼吸的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静脉麻醉时辅以高频喷射通气可以使呼吸功能较好地保留,同时血流动力学平稳、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低,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 七氟醚 / 瑞芬太尼 / 麻醉,静脉 / 硬质支气管镜检查术 / 高频喷射通气 / 气管/支气管异物 / 儿童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欧阳爱平, 黄桂明, 方艳, 李优春, 刘诗文, 郭丽丽 静脉麻醉辅以高频喷射通气在保留自主呼吸的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应用[J].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4(07): 673-67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