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纤维化研究进展

熊由俊, 周序锋, 黄鈺婷, 胡硕, 李佩俊, 田承南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12) : 1207 -1213.

PDF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12) : 1207 -1213.

心肌纤维化研究进展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心肌纤维化是大多数心脏疾病常见的病理生理改变,常伴有收缩、舒张功能障碍以及心律失常等导致不良预后,心肌纤维化既是心力衰竭治疗的直接靶点和间接靶点,是心力衰竭发展和进展的关键因素,在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具有预后价值。尽管已有大量研究探索相关治疗靶点,临床治疗仍偏重于后期干预,缺乏有效的动物模型来研究人类心肌纤维化的病理过程。本文综述了心肌纤维化的病理生理、心肌纤维化的相关分子机制及心肌纤维化相关动物模型研究。心肌纤维化有替代性纤维化和反应性纤维化2种类型,主要由活化的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驱动,伴胶原蛋白合成增加。多种分子机制参与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如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等。此外,微小RNA(microRNAs,miRNAs)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也在心肌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动物模型方面,心肌纤维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小鼠和大动物模型,小鼠模型用于基因机制研究,大动物模型则更接近人类的生理特征。未来的研究应关注开发更符合人类生理状态的大动物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心肌纤维化的机制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 分子机制 / 动物模型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熊由俊, 周序锋, 黄鈺婷, 胡硕, 李佩俊, 田承南 心肌纤维化研究进展[J].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4(12): 1207-121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