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涂鑫昌, 刘少强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2) : 137 -141.

PDF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2) : 137 -141.

骨髓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骨髓成分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随着正常成熟过程和应激发生变化,最大的生理性骨髓成分变化发生在婴儿期和儿童期。尽管这种过程持续在整个成年期,但转换速度要慢得多。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为当前骨髓疾病的影像诊断及评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与其他成像方式相比,MRI是唯一能够直接可视化骨髓及其不同成分的技术。正常的骨髓信号取决于黄骨髓和红骨髓的比例和分布,这些比例和分布会随年龄、病理和治疗而发生变化。正常红/黄骨髓和病理性骨髓中的脂肪、水分含量及位置的不同在MRI序列中会产生不同信号,本文综述骨髓MRI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血液系统疾病 / 红骨髓 / 黄骨髓 / 磁共振成像 / 骨髓疾病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涂鑫昌, 刘少强 骨髓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5(02): 137-141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