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蓄积对老年雌性小鼠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朱胤, 刘中瑞, 刘桂文, 韩皓衍, 肖春林, 肖建华, 叶勇军, 黄为民, 刘午阳, 刘禄林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3) : 211 -217.

PDF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3) : 211 -217.

铁蓄积对老年雌性小鼠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通过敲除铁调素基因(Hepcidin 1,Hepc1)构建老年雌性小鼠内源性铁蓄积模型,探究慢性铁蓄积对老年雌性小鼠骨代谢的作用及相应机制。方法:将Hepc1杂合子小鼠交配繁殖后,根据子代基因鉴定结果将小鼠分为2组:野生型(Wlid type,WT)小鼠组、Hepc1基因敲除型(Knockout,KO)小鼠组,每组6只。小鼠18月龄时为实验研究终点,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Perl's染色法检测铁蓄积状况。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雌二醇、铁调素、铁蛋白、骨转换标志物浓度,Micro-CT观察骨微结构,q-PCR测定成骨和破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化学比色法检测氧化应激水平。结果:2组小鼠的体重和雌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O组血清铁调素浓度显著低于WT组(P<0.001)。与WT组相比,KO组血清铁蛋白浓度、肝脏和骨铁含量显著升高(P<0.001)。Perl's染色显示KO组肝脏有典型的铁沉积表现。Micro-CT结果显示,与WT组相比,KO组松质骨的骨密度、骨小梁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连接密度显著降低(P<0.05),骨小梁分离度和结构模型指数显著升高(P<0.05),皮质骨面积显著减小(P<0.05)。与WT组相比,KO组破骨相关基因CTSK、MMP9、OPG、TRAP、RANKL表达以及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CTX)水平上升(P<0.05),成骨相关基因ALP、COL-1、OCN、RUNX2、SP7表达以及骨钙素(Osteocalcin,OCN)水平下降(P<0.05)。与WT组相比,KO组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下降和氧化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上升(P<0.001)。结论:小鼠Hepc1基因敲除后表现为慢性铁蓄积,铁蓄积通过抑制成骨、促进破骨活动加剧骨量丢失,其机制可能与活性氧水平升高有关。

关键词

铁调素 / 铁蓄积 / 骨转换 / 氧化应激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朱胤, 刘中瑞, 刘桂文, 韩皓衍, 肖春林, 肖建华, 叶勇军, 黄为民, 刘午阳, 刘禄林 铁蓄积对老年雌性小鼠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J].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5(03): 211-21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