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三城市居民白血病患者10年生存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穆慧娟, 朱延焱, 安晓霞, 徐绍和, 吕艺, 赵玉涛, 毛志远, 孙炜, 潘国伟

中国卫生统计 ›› 2024, Vol. 41 ›› Issue (02) : 270 -273.

PDF (2446KB)
中国卫生统计 ›› 2024, Vol. 41 ›› Issue (02) : 270 -273.

辽宁省三城市居民白血病患者10年生存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2504K)

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描述辽宁省城市白血病患者10年生存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评价辽宁省白血病防治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辽宁省肿瘤发病报告数据库中选取沈阳、鞍山和本溪市城市居民中于2000.01.01-2002.12.31期间确诊的所有白血病患者,对其生存状况开展主动随访与被动随访。用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observed survival rate, OSR)和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 T50),使用EdererⅡ法计算期望生存率(expect survival rate, ESR)。相对生存率(relative survival rate, RSR)等于观察生存率除以期望生存率。生存曲线的估计用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的检验使用Log Rank Test法,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的辽宁省2000.01.01-2002.12.31确诊的白血病病例共410例,10年OSR、RSR和T50分别为8.8%、9.6%和7.4个月。男性患者10年OSR、RSR和T50(9.7%、10.8%和8.8个月)高于女性患者(7.6%、8.0%和6.6个月);0~64岁患者10年OSR、RSR和T50(11.3%、11.8%和9.2个月)高于65岁以上患者(1.9%、2.9%和2.7个月);慢性白血病患者(11.1%、12.9%和25.4个月)高于急性白血病患者(9.3%、9.9%和7.5个月);采用化学治疗的白血病患者10年OSR、RSR和T50(10.5%、11.2%和9.8个月)高于未采用化学治疗患者10年OSR、RSR和T50(6.4%、7.2%和3.2个月)。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年龄(HR=2.054,95%CI=0.913~1.375)、白血病分型(HR=2.111,95%CI=1.491~2.989)、治疗方式(HR=0.717,95%CI=0.581~0.886)为白血病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辽宁省城市白血病患者的10年生存率水平远低于同期发达国家和地区。提高白血病早诊早治率以及根据个体病情采取个性化化疗方案将有助于提升辽宁省白血病患者的10年生存率。

关键词

白血病 / 10年生存率 / 人群 / 影响因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穆慧娟, 朱延焱, 安晓霞, 徐绍和, 吕艺, 赵玉涛, 毛志远, 孙炜, 潘国伟 辽宁省三城市居民白血病患者10年生存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 2024, 41(02): 270-27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446KB)

1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