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酸与慢性代谢性疾病的连续型和离散型贝叶斯网络效果比较

崔宇, 宋伟梅, 任浩, 王旭春, 乔宇超, 赵执扬, 任家辉, 仇丽霞

中国卫生统计 ›› 2024, Vol. 41 ›› Issue (02) : 162 -166+174.

PDF (1212KB)
中国卫生统计 ›› 2024, Vol. 41 ›› Issue (02) : 162 -166+174.

血尿酸与慢性代谢性疾病的连续型和离散型贝叶斯网络效果比较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241K)

摘要

目的 建立血尿酸与相关代谢性指标的连续型和离散型贝叶斯网络模型,探寻血尿酸的影响因素,并比较两种网络结果的特点和优劣。方法 利用山西省2015年慢性病监测的血尿酸及其代谢性疾病的特征指标共4646例,采用(improved partial-correlation-based, IPCB)算法建立血尿酸的连续型贝叶斯网络,同时将上述指标离散化,采用(max-min hill-climbing, MMHC)建立高尿酸的离散贝叶斯网络。结果 离散贝叶斯网络发现14条边,其中甘油三酯和舒张压异常与高尿酸直接关系,导致高尿酸的发生;年龄为间接因素;而连续贝叶斯网络共包含24条有向边,年龄、TG、LDL、HDL、SP、DP与尿酸水平直接相关,随着年龄、TG、LDL的增大和HDL的降低,尿酸水平升高,而尿酸水平升高又导致SP、DP升高;TC与尿酸间接相关。结论 两种网络模型适应的资料类型不同,但连续型贝叶斯网络发现的直接相关因素更多,整体解释度更好。

关键词

连续型贝叶斯网络 / IPCB算法 / 血尿酸 / 代谢性指标 / 相关因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崔宇, 宋伟梅, 任浩, 王旭春, 乔宇超, 赵执扬, 任家辉, 仇丽霞 血尿酸与慢性代谢性疾病的连续型和离散型贝叶斯网络效果比较[J]. 中国卫生统计, 2024, 41(02): 162-166+17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12KB)

1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