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项目反应理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报告结局中的应用

解赛君, 闫晶晶, 韩港飞, 余红梅, 罗艳虹, 田晶, 张岩波

中国卫生统计 ›› 2025, Vol. 42 ›› Issue (01) : 110 -114.

PDF (3446KB)
中国卫生统计 ›› 2025, Vol. 42 ›› Issue (01) : 110 -114.

纵向项目反应理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报告结局中的应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3528K)

摘要

目的 探讨纵向项目反应理论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报告结局生理领域中的应用,分析患者纵向随访过程中的重点警示条目。方法 本研究收集2017年10月至2020年11月山西省2所三甲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CHF 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 CHF-PROM)数据,并在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之后每半年进行电话随访。构建包含协变量的纵向项目反应理论模型,估计CHF-PROM中生理领域各条目的区分度、难度、项目信息曲线及各协变量的回归系数。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区分度参数最高的是条目15(能独自上街购买物品,2.487);最小的难度阈值参数为条目13(日常活动能够自理,-0.489);条目6(脸色苍白,13.1%)和条目7(口唇发紫,13.4%)在生理领域条目里提供的信息量最大;在反映CHF患者院外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方面,女性、体力劳动者、NYHA等级高及高龄患者,其独立性维度得分变化较快;食欲睡眠维度,男性、NYHA等级高及非体力劳动者得分变化较快;躯体症状维度,女性、非体力劳动者得分变化较快;BMI小的患者整体生理领域健康水平变化趋势更快。结论 总体来说CHF患者院外生理领域健康衰退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对CHF患者生理健康的干预应重点放在恶化较快的方面,及时给予患者关注,防止不良结局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 患者报告结局 / 纵向项目反应理论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解赛君, 闫晶晶, 韩港飞, 余红梅, 罗艳虹, 田晶, 张岩波 纵向项目反应理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报告结局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统计, 2025, 42(01): 110-11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446KB)

1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