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士的正念特征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科, 王嘉怡, 潘小石, 张娣, 吴辉

中国卫生统计 ›› 2024, Vol. 41 ›› Issue (06) : 851 -856.

PDF (1029KB)
中国卫生统计 ›› 2024, Vol. 41 ›› Issue (06) : 851 -856.

精神科护士的正念特征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052K)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潜在剖面分析来明确精神科护士的正念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后续设计简短且针对性的正念干预来减轻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辽宁省某精神卫生中心的300名精神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背景、疾病情况等)和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SF)调查正念水平。采用SPSS Statistics 21.0进行描述统计及相关性分析,采用Mplus进行潜在剖面分析(LPA)以探索精神科护士正念特征的潜在类别。对分类后的数据进行χ2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正念类别护士的人口学因素的正念水平分布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精神科护士正念特征类别的因素。结果 300名精神科护士平均年龄为37.98±9.84岁,总体正念均分为67.27±7.43分。精神科护士在正念水平方面可以被分为四类,即高正念组(38.0%)、不判断组(36.3%)、有判断的低觉知组(5.0%)及观察描述组(20.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高正念组相比,年龄小的护士进入不判断组及有判断的低觉知组概率更大;工作量繁重的护士进入不判断组概率更大;月收入≤5000元的护士进入观察描述组的概率更大;患有基础疾病的护士进入不判断组与观察描述组的概率更大。不同正念类别护士在总正念水平及五个分维度得分上也存在差异。结论 精神科护士正念特征存在4种潜在类别,年龄、性别、月收入、基础疾病及工作量皆是影响精神科护士分入高正念组的因素。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 / 正念 / 潜在剖面分析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科, 王嘉怡, 潘小石, 张娣, 吴辉 精神科护士的正念特征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 2024, 41(06): 851-856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29KB)

1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