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22年兰州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及早死减寿分析

李盛, 赵玉锐, 黄治纲, 郭庆, 李昕蓉, 冯亚莉, 王金玉

中国卫生统计 ›› 2025, Vol. 42 ›› Issue (02) : 214 -219.

PDF
中国卫生统计 ›› 2025, Vol. 42 ›› Issue (02) : 214 -219.

2014—2022年兰州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及早死减寿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2014—2022年兰州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及早死减寿水平,为恶性肿瘤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22年兰州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数据,采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进行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及早死减寿分析。结果 2014—2022年兰州市居民恶性肿瘤累计死亡人数21192人,年均粗死亡率为62.74/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为55.30/10万。不同年龄段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显示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且在≥65岁人群死亡率急剧上升,各年龄段死亡率变化呈现逐年降低趋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位前7位依次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食管癌和乳腺癌,除乳腺癌以外,其余病种男性粗死亡率均高于女性,且男性和女性各病种粗死亡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014—2022年兰州市30~69岁居民恶性肿瘤早死概率为2.94%,其APC为-8.04%(P<0.05)。2014—2022年兰州市30~69岁居民因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和乳腺癌导致的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6.22%、-15.94%、-4.56%、-16.99%和-12.54%(P<0.05)。早死减寿分析显示,由恶性肿瘤导致的PYLL累计234141人年,其中男性128727人年,女性105413人年。PYLL的APC为-5.92%(P<0.05)。PYLLR为6.97‰,男性为7.47‰,女性为6.45‰。PYLLR的APC为-6.71%(P<0.05)。且男性、女性的PYLL与PYLLR的变化趋势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4—2022年兰州市居民恶性肿瘤早死概率和疾病负担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肺癌、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等是兰州市居民死亡和早死寿命损失的主要恶性肿瘤,应予以重点防治,且应加强对老年人口恶性肿瘤的筛查和检测工作,降低恶性肿瘤疾病负担。

关键词

恶性肿瘤 / 死亡趋势 / 疾病负担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盛, 赵玉锐, 黄治纲, 郭庆, 李昕蓉, 冯亚莉, 王金玉 2014—2022年兰州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及早死减寿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 2025, 42(02): 214-21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