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质大数据的中国金矿时空分布规律定量研究

王岩 , 王登红 , 王成辉 , 黎华 , 刘金宇 , 孙赫 , 高新宇 , 金雅楠 , 秦燕 , 黄凡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4) : 438 -455.

PDF (15257KB)
地学前缘 ›› 2024, Vol. 31 ›› Issue (4) : 438 -455. DOI: 10.13745/j.esf.sf.2023.9.6
非主题来稿选登:人工智能与地质应用

基于地质大数据的中国金矿时空分布规律定量研究

作者信息 +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gold deposits in China based on geological big data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5622K)

摘要

在大数据科学成为新的科学范式的背景下,基于地质大数据理念,将传统的定性地质研究方法推向定量研究的高度。文章通过对5 300余处金矿产地资料的系统梳理,定量分析了中国省(自治区)、市、县级及III级成矿区带金矿成矿密度、成矿强度和各成矿时代金矿的成矿强度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金矿具有明显的时空集中分布趋势。中国金矿空间分布具有区域性集中的明显趋势,以胶东、小秦岭等区域为金矿高密度、高强度成矿区;新疆矿床数量最多;山东省金矿成矿密度最大,成矿强度最强;在地级市统计中,山东烟台市和河北承德市是全国仅有的两处矿产地数量过百的地级市,山东烟台市的金矿无论是矿产地数量、成矿密度,还是成矿强度均居全国首位;在县级行政区统计中,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金矿矿产地数量最多(52处),安徽铜陵市区金矿成矿密度最大,山东烟台市莱州市的金资源储量最大(2 341 t),成矿强度最强(1.35 t/km2);在成矿区带统计中,华北陆块北缘东段成矿带(III-57)金矿矿产地数量最多(345处),胶东成矿带(III-65)金矿成矿密度最大,成矿强度最强。中国金矿时间分布不平衡,具有成矿强度老弱新强、东西南北成矿有别、叠加成矿时间跨度大和新生代金矿资源潜力大的特点;燕山期是中国金矿最重要的成矿时期,成矿强度大,达到10.5个矿区/Ma,金资源储量93 t/Ma。今后中国金矿地质工作的核心依然是加强金矿找矿工作、保障国家金融安全。

关键词

金矿 / 地质大数据 / 成矿规律 / 成矿密度 / 成矿强度 / 定量分析

Key words

gold deposit / geological big data /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 metallogenic density / metallogenic intensity / quantitative analysi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王岩, 王登红, 王成辉, 黎华, 刘金宇, 孙赫, 高新宇, 金雅楠, 秦燕, 黄凡 基于地质大数据的中国金矿时空分布规律定量研究[J]. 地学前缘, 2024, 31(4): 438-455 DOI:10.13745/j.esf.sf.2023.9.6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DD20221695)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DD20190379)

科学技术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课题“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资源数据整编及图集编纂(2022FY101702)

中国地质调查局兴蒙中东段区域靶区优选与勘查示范项目(DD20240075)

中国地质调查局兴蒙中东段区域靶区优选与勘查示范项目(DD20243489)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5257KB)

4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