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祁连榆树沟山金矿区花岗闪长斑岩脉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杨彦, 黄增保, 郭小刚, 许延龙, 颜华

黄金科学技术 ›› 2024, Vol. 32 ›› Issue (03) : 387 -399.

PDF
黄金科学技术 ›› 2024, Vol. 32 ›› Issue (03) : 387 -399.

北祁连榆树沟山金矿区花岗闪长斑岩脉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榆树沟山金矿床位于北祁连造山带西段,是祁连成矿带内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金矿床,矿床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型金矿,该金矿形成与花岗闪长斑岩脉热液蚀变关系密切。为了查明花岗闪长斑岩脉的成岩时代、源区性质和构造背景,开展了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工作。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脉的岩性为蚀变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于阴沟群地层内构造破碎带中。该岩脉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23.5±3.5)~(422.8±3.4)Ma,指示岩浆侵位时代为晚志留世。岩石具有低TFe2O3(1.57%~2.43%)和MgO(0.91%~1.43%)含量,高Al2O3(15.66%~17.20%)含量和A/CNK值(1.10~1.29),属于钙碱性准铝质系列岩石。岩石富集Rb、Ba、Sr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Ta和Y、Yb等元素,具有高Sr含量(289×10-6~486×10-6)和Sr/Y比值(65.1~95.3),低Y(4.11×10-6~5.48×10-6)和Yb(0.38×10-6~0.49×10-6),与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该岩体结晶锆石εHf(t)为正值(+7.50~+11.0),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0.86~0.67 Ga,推测岩石起源于新元古代新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初步认为榆树沟山矿区花岗闪长斑岩脉形成于祁连山造山带碰撞后伸展环境,晚志留世强烈陆内伸展作用诱发造山带新元古代新生洋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沿断裂带形成了花岗闪长斑岩。

关键词

北祁连造山带 / 晚志留世 / 榆树沟山金矿 / 埃达克岩 / 花岗闪长斑岩 / 锆石U-Pb年龄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杨彦, 黄增保, 郭小刚, 许延龙, 颜华 北祁连榆树沟山金矿区花岗闪长斑岩脉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黄金科学技术, 2024, 32(03): 387-39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