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古近纪钾质—超钾质岩浆岩成岩成矿作用及构造意义

全海辉, 柴鹏, 袁玲玲, 焦守涛

黄金科学技术 ›› 2024, Vol. 32 ›› Issue (02) : 220 -240.

PDF
黄金科学技术 ›› 2024, Vol. 32 ›› Issue (02) : 220 -240.

滇西古近纪钾质—超钾质岩浆岩成岩成矿作用及构造意义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滇西地区广泛发育古近纪钾质—超钾质岩浆岩,形成沿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富碱岩浆岩带,因缺乏对该钾质—超钾质岩浆岩带的系统研究,岩石成因及其与成矿之间的关系尚存在诸多争论。通过收集该富碱岩浆岩带已发表的全岩主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锆石Hf同位素及年代学数据,根据构造位置,将该岩带划分为南、中、北岩带3个部分。通过系统对比分析得出:滇西古近纪钾质—超钾质岩浆岩成岩年龄基本一致,峰值为35 Ma,为同一期构造热事件的产物;基性—超基性和中酸性岩类具有不同成因,前者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高(87Sr/86Sr)i比值,低εNd(t)值,可能来源于板片交代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后者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可能为壳幔混合的产物;基性—超基性和中酸性岩类的形成均与金沙江—哀牢山断裂的剪切走滑和拉伸作用相关,是同一构造热事件下岩石圈不同深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南中岩带钾质—超钾质岩浆岩与斑岩型金—(铜—钼)矿床关系密切,其岩浆形成过程可能为成矿提供了高氧逸度和含水量的有利条件,以及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

关键词

滇西 / 钾质—超钾质岩 / 岩石成因 / 成矿作用 / 新生下地壳 / 新生代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全海辉, 柴鹏, 袁玲玲, 焦守涛 滇西古近纪钾质—超钾质岩浆岩成岩成矿作用及构造意义[J]. 黄金科学技术, 2024, 32(02): 220-24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