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南吕—欣木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

史磊, 王西荣, 宁霄峰, 鹿峰宾, 许延波, 李亚楠

黄金科学技术 ›› 2024, Vol. 32 ›› Issue (01) : 41 -54.

PDF
黄金科学技术 ›› 2024, Vol. 32 ›› Issue (01) : 41 -54.

山东南吕—欣木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为探讨南吕—欣木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结合矿区地质特征,采用能谱和电子探针(EPMA)对研究区内采集的岩(矿)石标本进行分析,获取矿物生成顺序,分析金矿物的形态、粒度、成色和赋存状态,探讨金的富集机制。研究表明:南吕—欣木金矿床成矿阶段可划分为4个阶段,即黄铁矿—石英(Ⅰ)、金—石英—黄铁矿(Ⅱ)、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Ⅲ)和石英—方解石(Ⅳ),其中第Ⅰ、Ⅲ阶段是金的主要成矿阶段。金的赋存状态有晶隙金(占49.87%)、裂隙金(占42.81%)和包体金(占7.32%)。裂隙金的大小为7~20μm。金成色变化范围在886~943之间,平均成色为845,变化系数为11.72%。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相关性显著的元素是Ag和Ag、Fe和S。金与其他元素的相关性大小依次是Au→Ag→Cr→Fe→S,与Pb、Cu和Zn等元素相关性不大。黄铁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金从矿源层(古老变质岩和玲珑复合岩体)溶滤出来,以简单的氯化物和络合物等迁移,富集在2个成矿阶段叠加部位。研究结果为揭示区域金的赋存状态和矿床成因提供了证据,也为总结焦家金成矿带成矿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金的赋存状态 / 成矿富集机制 / 成矿阶段 / 金成色 / 南吕—欣木金矿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史磊, 王西荣, 宁霄峰, 鹿峰宾, 许延波, 李亚楠 山东南吕—欣木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J]. 黄金科学技术, 2024, 32(01): 41-5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