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水分离法”在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

程丹清, 赵沨, 李咏恬, 王儒娟, 王文平, 田崇越, 杨雅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2024, Vol. 33 ›› Issue (11) : 1904 -1910.

PDF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2024, Vol. 33 ›› Issue (11) : 1904 -1910.

“膨胀水分离法”在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背景与目的: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旋切术在临床应用广泛,但针对不同乳房外型手术操作难度各有不同。为此,本研究采用“膨胀水分离法”更改乳房形态降低手术难度,并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乳外科2022年8月—2023年8月行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手术的患者200例,其中100例应用传统微创旋切术(对照组),100例应用“膨胀水分离法”行微创旋切术(观察组),分析对照组内不同乳房形态的术中指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间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中不同乳房类型的围手术期指标有明显差异(均P<0.05),其中下垂型操作时间最长、术中出血量最多、麻醉时间最长、术中疼痛评分最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操作时间缩短、术中疼痛评分降低,但麻醉时间延长(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旋切术中针对不同乳房类型应用“膨胀水分离法”可降低操作难度,尤对下垂型乳房效果显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乳腺肿瘤 / 微创旋切术 / 膨胀水分离法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程丹清, 赵沨, 李咏恬, 王儒娟, 王文平, 田崇越, 杨雅文 “膨胀水分离法”在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4, 33(11): 1904-191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