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戈非尼联合PD-L1单抗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作用及机制

倪明立, 潘威, 徐倩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2024, Vol. 33 ›› Issue (07) : 1091 -1099.

PDF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2024, Vol. 33 ›› Issue (07) : 1091 -1099.

瑞戈非尼联合PD-L1单抗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背景与目的:瑞戈非尼治疗肝癌不可避免的存在毒副作用,而且治疗有效率有限。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单抗可有效阻断“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发挥显著抗肿瘤作用。因此,本研究探讨瑞戈非尼联合PD-L1单抗对肝癌移植瘤小鼠的抗癌作用。方法:将Balb/C裸小鼠建立肝癌移植瘤模型后,分别给予瑞戈非尼(瑞戈非尼组)、阿替利珠单抗(PD-L1单抗组)、瑞戈非尼+阿替利珠单抗(联合组)、生理盐水(模型组)处理,连续4周,期间动态测量各组肿瘤体积。4周后,剥离各组小鼠移植瘤,分别用流式细胞术、TUNEL法、HE染色检测肿瘤组织CD4+和CD8+细胞浸润情况、细胞凋亡率及形态特征,并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CD3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ax表达。结果:给药前4组小鼠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1、2、3、4周时,各给药组小鼠肿瘤体积均明显小于模型组,且联合组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两个单药组(均P<0.05),但两个单药组间肿瘤体积无明显差异(均P>0.05)。各给药组肿瘤组织中CD4+与CD8+细胞比例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且升高程度依次为瑞戈非尼组<联合组(均P<0.05)。各给药组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且升高程度依次为瑞戈非尼组<联合组(均P<0.05)。HE染色显示,模型组肿瘤细胞核大、深染、排列密集,各给药组肿瘤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核皱缩、细胞数量减少,片状坏死等改变,联合组改变最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肿瘤组织CD31、VEGF、Ki-67和Bcl-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Bax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联合组的以上指标变化程度明显大于两个单药组,但两个单药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瑞戈非尼联合PD-L1单抗可有效抑制肝癌生长,且强度大于两者单独作用,这可能由两者不同的作用机制的协同效应实现的。

关键词

肝肿瘤 / 肿瘤移植 / 小鼠 / 瑞戈非尼 / 阿替利珠单抗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倪明立, 潘威, 徐倩 瑞戈非尼联合PD-L1单抗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作用及机制[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4, 33(07): 1091-109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