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全腔内经股动脉三分支覆膜支架系统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FIM研究

左健, 刘金成, 俞世强, 易蔚, 张静隆, 陈佳, 李超, 孙子兰, 李子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2024, Vol. 33 ›› Issue (06) : 894 -900.

PDF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2024, Vol. 33 ›› Issue (06) : 894 -900.

新型全腔内经股动脉三分支覆膜支架系统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FIM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背景与目的:目前,主动脉弓部病变还是以常规全弓置换为主要治疗手段。常规全弓置换术需要在开胸及深低温体外循环状态下完成,手术时间可达10余小时,是名副其实的“血战、夜战、死战”手术。由于主动脉弓部特殊的解剖结构,使其长期被视为腔内治疗的“禁区”。虽然主动脉弓部腔内技术日新月异,但其瓶颈问题始终无法突破,目前仍很难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文报告笔者中心采用一款新型全腔内经股动脉三分支覆膜支架系统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first-in-man (FIM)研究结果,初步评价其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分析2023年10月—2023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新型全腔内经股动脉三分支覆膜支架系统为3例主动脉弓部存在病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结果。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及病变特点、术中相关指标、术后主动脉弓部修复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0~74岁。手术全部成功,无短期术后并发症及死亡。3例患者包括主动脉弓部夹层动脉瘤1例,主动脉弓部瘤伴溃疡2例;其中2例患者因胸痛就诊,1例为体检发现。3例患者均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1例。2例患者病变位于1~3区,累及左颈总动脉;1例患者病变位于0~3区,累及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平均手术时间125 min。1例带管入重症监护室(ICU),其余2例均于手术室内拔管。术中无脑部缺血过程,未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术中支架均由股动脉入路导入,支架植入顺利,术中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提示支架位置、形态良好,血流通畅,病变区域完全隔绝,无内漏及分支动脉狭窄的不良事件出现。ICU平均停留时间31 h。术后复查主动脉血管成像显示主体及分支支架位置良好,瘤体隔绝良好,无内漏及分支血管狭窄闭塞等情况。术后无心脑血管并发症出现。结论:应用新型全腔内经股动脉三分支覆膜支架系统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术中无脑缺血过程,输送系统均由股动脉入路,操作更加简便,创伤进一步减小。手术过程平顺,手术效果良好,术后短期疗效满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 主动脉,胸 / 血管内操作 / 支架 / 三分支重建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左健, 刘金成, 俞世强, 易蔚, 张静隆, 陈佳, 李超, 孙子兰, 李子林 新型全腔内经股动脉三分支覆膜支架系统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FIM研究[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4, 33(06): 894-90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