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H1蛋白与近端散发性结肠癌瘤内菌群特征关系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蒋萍, 朱安超, 刘营营, 李宗敏, 刘玉艳, 单景军, 何英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2024, Vol. 33 ›› Issue (04) : 592 -602.

PDF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2024, Vol. 33 ›› Issue (04) : 592 -602.

MLH1蛋白与近端散发性结肠癌瘤内菌群特征关系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背景与目的:mutL同源物1 (MLH1)基因的突变会导致DNA错配修复(MMR)系统失活,从而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异常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然而,MLH1蛋白表达与肠道菌群是否有关联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东北地区不同MLH1蛋白表型近端散发性结肠癌(SCC)患者的肿瘤组织中微生物组的差异,探讨两者之间的潜在关系。方法:收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和黑龙江省医院2020—2021年407例近端SCC肿瘤组织样本与临床资料,用免疫组化法筛选出其中MLH1蛋白缺失病例(缺失组)与MLH1蛋白完整病例(对照组)。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提取的肠道肿瘤组织内微生物D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特定类群的物种与菌群多样性的关系。结果:共筛选出缺失组病例20例,对照组18例,初步临床数据分析显示,肿瘤越大,MLH1蛋白缺失的风险越高(P<0.05)。不同MLH1状态下肿瘤组织内菌群的α多样性除Shannon指数外(P=0.042),其他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门类水平的微生物组β多样性分析显示两组之间的菌群组成无明显差异(P=0.076)。属类水平上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大于两组内差异(P=0.04),通过菌属丰度之间的比较,发现粪球菌属的菌群丰度可能会促进MLH1蛋白缺失(校正后的P<0.01)。然而,无论各临床病理参数或是不同丰度的关键物种之间,Shannon指数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近端SCC患者MLH1蛋白表型与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密切相关。此外,鉴定出粪球菌属可能成为该人群MLH1蛋白表达缺失的关键物种,并为今后该病的研究与防治提供新的切入点。

关键词

结肠肿瘤 / DNA错配修复 / MutL同源蛋白1 / 微生物群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蒋萍, 朱安超, 刘营营, 李宗敏, 刘玉艳, 单景军, 何英 MLH1蛋白与近端散发性结肠癌瘤内菌群特征关系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4, 33(04): 592-602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